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
加入老区扶贫志愿者队伍 参与精准扶贫
助推决胜全面小康的意见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老区“三会”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助学扶贫、志愿者帮扶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扶贫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组织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探索了成功经验。陈堡镇分会已发展扶贫志愿者466人,超过全镇人口的1%。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助困助学助医助美助稳,赢得了社会好评。对此,省和泰州市“三会”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总结推广。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已进入决胜阶段。新时代、新要求,老区“三会”组织务必有新作为、新奉献,为此,市老区“三会”常务理事会就进一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扶贫志愿者队伍,参与精准扶贫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扶贫志愿者队伍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号召。让更多的有爱心、乐善好施人士加入扶贫志愿者队伍,有利于为政府扶贫拾遗补缺,是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的客观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发展壮大扶贫志愿者队伍就是要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指导,充分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这是老区“三会”工作的宗旨所在,是新时代老区“三会”工作的使命所在。
二、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甘当扶贫志愿者
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大动员广度和力度。要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乐于为扶贫济困作贡献、做榜样,使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成为扶贫志愿者队伍主力军;要积极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有爱心、有意愿、有实力的人士,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商业主、合作社负责人、在外能人、教师、医生、退休老同志加入扶贫志愿者队伍。力争到2018年底全市扶贫志愿者人数不低于总人口的1%,超过1.6万人,形成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扶贫志愿者的扶贫工作网络。
三、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帮扶行动
要尊重志愿者意愿,激发志愿者热情,以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为重点,因人、因地引导志愿者开展帮扶行动。要主动做好牵线搭桥,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可引导志愿者照顾安排就业,增加收入;对一些无依靠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对象可引导志愿者定期慰问服务;对一些立卡户就读高中或大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志愿者给予重点资助,确保完成学业,打好就业基础,根除贫困代际传递;对一些经济薄弱村急需改善村庄环境缺乏资金的,可动员志愿者尽力解囊相助。各分会要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位志愿者都能愉悦地表达扶贫善意,充分发挥扶贫济困之能量,为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作贡献。
四、大力弘扬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各分会对扶贫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要认真总结,充分运用有线电视、广播、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以及政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有条件的可通过组织宣讲员、演唱队,进行广泛宣传。对先进典型要给予表彰激励,放大扶贫志愿者行动效应,努力营造广大志愿者踊跃奉献爱心的浓烈氛围。使扶贫志愿者做好事,得好誉,受人尊,受人夸。大力弘扬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使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老区人民的新风尚。
五、不断完善扶贫志愿者工作机制
要健全扶贫志愿者登记制度。今年上半年,对所有扶贫志愿者实行一人一表全面登记。以后对新发展的实行及时登记;要坚持尊重意愿原则。落实结对帮扶措施,组织捐款献物,必须事前征得志愿者认可,事后向志愿者反馈结果;坚持志愿者帮扶活动记载制度。各分会要将组织志愿者扶贫活动的情况及志愿者扶贫事迹及时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志愿者帮扶台帐;要完善年报制度。各分会每年12月10日前将年内扶贫志愿者人数增减情况及具体名单报市“三会”,同时报送当年志愿者帮扶成效统计表及典型事迹材料;实行志愿者工作资料归档制度。各分会要结合自身实践,不断总结完善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的方式和做法,努力实现活动常态化,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
附:兴化市老区扶贫志愿者登记表
兴化市老区扶贫志愿者名册
兴化市老区扶贫志愿者结对帮扶统计台帐
兴化市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
兴化市扶贫开发协会
兴化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会
2018年1月10日
发: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分会
抄送: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农工办、市民政局;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党(工)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