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组织机构 老区建设 扶贫开发 调查研究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通知公示 资料下载 图片新闻 会长信箱 意见征集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路上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作者:兴化市老区“三会” 时间:2019-09-19 09:01 浏览次数:0

乡村振兴路上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昌荣镇安仁村党总支部书记  姚德银

 

我们安仁村,有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614户,总人口2436人。素有:善孝恭谦礼让,共议排忧解难,许愿祝福,和睦相处之传统美德。今年以来,我村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坚持干群合力,全员动员、群策群力,在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中,秉持“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宗旨,积极开展以“助困、助卫、助绿、助美,出智、出钱、出工、出物”为主要内容的“四助四出”活动,经过全体党员干部的艰苦努力和广大群众百姓的全力支持,人居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村风民风也焕燃一新。作为全程参与者,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体会之一:乡村振兴离不开因地制宜的规划和项目。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规划先行,更要规划切实可行。一是立足两个转变。过去,遇到脏乱差的地方都是想尽办法绕着走,如今,我们通过做好把村里最脏的地段转变为最美风景,把较差的院落转变为最美庭院两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将村庄最北侧的脏乱差死角,利用村民们捐出的破砖碎瓦、废旧瓶罐和废旧轮胎等生活废弃物打造成童趣园景点,让老百姓有了休闲的去处,唤醒了沉睡的乡愁。同时,积极引导老百姓参与最美庭院的打造中来,尤其是以贫困户家庭打造成最美庭院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断提升群众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科学编制规划。经过前期调研,挖掘村庄特色,放大庄前河水面优势,确定以村中心小岛为中心的100多亩的渔乐园规划建设为抓手,以生态蟹塘、渔乐平台和庄中心小岛风景为重点,突出安仁村邻里互帮、和睦友善、尊长孝老的传统乡风,全力打造以安居仁里为主题的生态宜居村庄。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通过向上级部门汇报村庄发展的规划,积极争取交通、水利和住建局等上级部门项目,通过整合上级帮扶项目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既可以达到整治环境的目的,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又可以通过扶贫项目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一举多得的良性循环。

体会之二: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努力和付出。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如何发挥出党员带头的作用,如何激发出干部的激情?今年以来,我村围绕镇党委开展的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更加坚定村两委班子提振精神状态,让自己至少辉煌一次;提升执行能力,让领导最多交办一次;提高服务水平,让群众最多往返一次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坚持工作亲力亲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六个多月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中,无论是在规划设计还是拆旧拆废、景点打造都亲力亲为。截止目前,已精心打造安居仁里村牌、童趣园、渔乐区、百姓大舞台等6处景点,新建亲水平台4处、改造仿古院墙600多米,新浇筑沿河透水混凝土跑道1000多平方米,新建公厕1座,污水管网及垃圾分类正在有序推进当中。二是吃住在村靠前指挥。为了抓好项目的推进,吃住在村已成为常态,甚至还要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同时在整治过程中列出工作清单,倒排工期,制定每天的例会制度,每天下班之前分工村干部都逐一汇报当天各自的工作进展,做到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为按时按质完成整治任务做好制度保障,就这样,把同志们紧紧团结在周围干事创业。三是自力更生群策群力。经过多次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细细研读乡村振兴文件精神,经过村两委班子商量谋划,最终确定了安仁村以安居仁里为主题, 以生态蟹塘、渔乐平台和庄中心小岛风景为重点,详细制定了渔乐区、童趣园的发展规划。

体会之三: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不仅缺少打造的资金,面对村庄疏于管理到处脏乱差的现状,村庄内的散坟、危房、畜禽养殖场、臭水沟随处可见,更是让整治工作一筹莫展。一是村民理解配合。经过多次上门走访、召开议事代表会议,决定开展了五面清洁专项行动,开始着手对全村的散坟、危房、畜禽养殖场、臭水沟进行了专项整治。经过近六个月的时间,已清理散坟86个,拆除危房54个,关停转型畜禽养殖8户,河道清淤12000多方。二是乡贤鼎力支持。今年我们相继开展了我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座谈会,四助四出活动,通过向乡贤能人交流村庄发展的规划,向他们筹集资金和意见、建议,截止目前,已筹集乡贤能人捐资超过27万元,群众百姓捐出物品已有60多件,捐赠义务工106个,接受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已有30余条。三是群众主动参与。为了营造人人关心人居环境改善、户户参与最美庭院创建的浓厚氛围,经过广泛宣传和引导,部分村民主动参与到最美庭院的创建活动中来,目前已有23户参与到创建工作当中,其中有3户是低保贫困户。

乡村振兴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尤其是我村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各自然村环境整治进度不一,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将继续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虽然前方道路等待我们的是艰难险阻,我们必将披荆斩棘,拿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2019年9月6日

 


上一篇:乡村振兴----整治人居环境 共建美丽家园
下一篇:乡村振兴----做好三新文章 推进乡村振兴

主办单位:兴化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 兴化市扶贫开发协会 兴化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会
联系电话:0523-80213158 电子邮箱:xhlch2016@163.com
兴化市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