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组织机构 老区建设 扶贫开发 调查研究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通知公示 资料下载 图片新闻 会长信箱 意见征集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作者: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 时间:2016-05-25 14:07 浏览次数:0

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学习中办发64号文件《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革命老区是我们党领导和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老区人民,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老区的建设发展极为重视,对老区人民倍加厚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办发64号文件颁布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精准扶贫方略的根本要求,是“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老区实现小康梦描绘了宏伟蓝图,为老区加快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像春风吹绿了老区大地,像春雨滋润了老区人民的心田,极大地焕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情和信心。

一、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是共产党的根,没有革命老区,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党和军队的今天。她是矗立在中国大地上不朽的丰碑,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

习总书记曾长期生活工作在老区,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感情。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念念不忘老区建设发展,时时牵挂老区人民的冷暖,多次到老区考察调研,同干部群众一起共谋发展大计,就扶贫攻坚加快老区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加快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把老区脱贫攻坚加快开发建设挂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近年来,全国老促会系统组织12.9万人历时二年多时间对全国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万人千县”联合大调研。调查了全国有老区的28个省(区、市)、1594个县、4628个乡镇、28681个村、418.8万户,引进项目2198个,募集资金95.4亿多元,在各级各类调研报告建议2933份的基础上,形成《全国革命老区情况联合调研报告》。2014年6月28日,总书记在中国老促会上报的联合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对老区建设促进会就推进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建议应认真研究。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决不能忘记。要在统筹推进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中,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颁布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党和国家专题就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问题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既有统揽全局的指导性,又有政策倾斜的针对性,还有坚强的组织保障,是推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对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性作用。

二、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方向目标更加明确

革命老区性质特殊、地位重要。老区分布在28个省(区、市),占国土面积28.4%,占全国人口55.5%;其人力、矿产、生态、文化等资源极其丰厚,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下,老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357个是老区县,约占60%;片区县832个中有357个老区县,占40%左右;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中老区有3000万,占40%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老区。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贫困老区是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重点中的重点。

为了确保贫困老区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指导意见》提出,以改变老区发展面貌为目标,以贫困老区为重点,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对老区格外关注、格外重视、格外厚爱,予以重点支持,政策倾斜。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描绘了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蓝图。《指导意见》与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紧密衔接,把老区的脱贫攻坚开发建设纳入了国家战略统筹,突出了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同时提出了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统筹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开发开放、共建共享发展的理念,着力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困难的问题,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指明了脱贫攻坚的方向目标和实现路径,使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三、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更大,政策更加倾斜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老区,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部委颁发的文件中,许多地方都强调了重视老区的开发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老区的政策,特别是对国家贫困县中的老区县、集中连片开发中的老区县、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老区县都给与了多方面的重点支持。有20多个省区市、近百个市(地)县党委政府也都先后出台了支持老区建设发展的意见或决定,有力地推动了老区的建设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支持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的“六个方面政策”,其显著特点是支持政策更系统、更全面、更具体、更有力,体现了对老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优先的政策原则,将给老区人民带来更大的实惠。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完善了“1258”(即“1个总体指导意见、2个区域性政策意见、5个重点老区振兴发展规划、8个涉及老区的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政策体系,从加强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土地政策保障、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政策、提高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促进干部人才交流和对口帮扶等六个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二是支持政策力度更大。在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建设上对老区予以重点支持、优先纳入、优先安排;在经费保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在强化土地保障、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促进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三是政策可操作性更强。《指导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具有切中时弊的针对性。按照区别对待、精准施策的原则,六大政策中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发展,从生态文明到民生改善,从资金投入到人才支持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比较具体的政策规定,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这些支持老区扶贫攻坚开发建设的倾斜政策让广大老区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一致反应老区人民多年的期盼实现了,给老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老区发展的春天来了。

四、组织保障更加有力,落实举措更有刚性

《指导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把扶持老区人民脱贫攻坚开发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建立中央统筹、省(区、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加强老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从组织领导上更加有力的保障了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

在脱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央放出狠话,五年如期脱贫,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建立牵头协调、部署总结、督促检查、监测评估、实行最严格的考核问责等。同时扶贫成效考核除了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群众收入等脱贫“硬指标”外,也包括一些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的软指标。扶贫考核的第三方评估把重点放在了倾听民意、了解民生上,更好地让党员干部做到扶贫思路“从群众中来”,扶贫成果,“到群众中去”。这一整套强有力超常规的机制举措,体现了运行机制更加有力,考核问责更加严格,落实要求更加具体,组织实施更加坚强,时间节点更加紧迫,将能更加有力的保障政策任务的落到实处。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老区精神和光荣传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是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的力量源泉,任何时候不能丢。靠着这种精神,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打响老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仍然需要发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顽强斗志、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涵的伟大老区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决战必胜的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不等不靠,凝神聚力,不断开创老区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五、更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力打赢脱贫开发攻坚战

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改变贫困面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担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加到老区建设中,汇全国之力、聚多方之才、集各方之智,形成支持老区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饮水思源、回报老区的政治要求,是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实际行,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家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是到革命老区建功立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机遇。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作为、力度要加大,形式要多样,机制要创新,积极牵线搭桥,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各界爱心人士投入到老区脱贫攻坚开发建设事业中。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是由老一辈革命家发起,经中央批准成立的社团组织。主要成员是由党政军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和热心老区建设事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一些省、市、县也成立了老促会,全国老促会系统有会员30余万人。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老促会的同志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促进革命老区发展为己任,倾注了一片真情,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成为协助党和政府推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老促会大力宣传革命老区,动员2050家民营企业参与老区投资开发,实施各类项目2654个,投入资金1846.9亿元;创新老区扶贫模式,实施惠及万千群众帮扶项目获得良好效益。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和倾情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赢得了老区人民的拥戴和较高社会信誉。

《指导意见》中两次提到老区建设促进会,明确提出:“加强对各级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指导,给予必要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级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监测评估作用,适时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本意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这是党和国家的给予的充分信任、巨大鞭策和崇高使命。绝不辜负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与重托,充分发挥老促会的特点优势,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对革命老区的关注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创新理念、机制和精准扶贫模式,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医疗扶贫等,切实在帮助老区脱贫攻坚上有更大作为;充分发挥各级老促会的监测评估作用,为促进《指导意见》的全面落实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

上一篇:山西左云县老区建设促进会部署开展老区扶贫监测评估工作
下一篇:陈堡镇老区“两会”为精准扶贫发挥余热

主办单位:兴化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 兴化市扶贫开发协会 兴化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会
联系电话:0523-80213158 电子邮箱:xhlch2016@163.com
兴化市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