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职教扶贫---尽心尽力做工作 助推职教抓脱贫
尽心尽力做工作 助推职教抓脱贫 合陈镇分会会长 全宏玉 近年来,我镇分会在镇党委、政府和市老区“三会”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始终把精准扶贫、职教扶贫工作作为工作的总目标,认真抓好落实。三年来,先后向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推荐贫困初中毕业生13名,其中2019年9名。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他们用知识改变了人生,用技能造福了家庭,用就业摆脱了贫困,具体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组织发动 抓队伍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是如何抓好职教扶贫工作,因为建档立卡户及贫困户当中有不少都是贫困学子,由于家庭贫困、经济薄弱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从心里产生消极负面情绪,而职教扶贫能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有了工作就有稳定的收入,就能甩掉贫困家庭的“帽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每年市老区“三会”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以后,我镇分会都能及时召开工作会议,传达部署,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动员并作重要讲话,特别是对职教扶贫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镇分会制定推荐学生报名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以及考核细则,村级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党支部书记亲自参加组织开展活动,狠抓任务分解落实;镇分会驻会的老同志及村级扶贫专职组长能够专职共事,主动抓,亲自登门做思想工作,从而形成了镇分会、关工委联络片、村扶贫小组三级网络抓招生工作格局。 二、深入调查 建档案 为了做好职教扶贫工作,及时掌握生源的人数,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四个摸清”即:一是摸清全镇每年初中毕业生的人数及人员分布情况,具体掌握到村、到责任区(自然村)和社区;二是摸清初中毕业生主要家庭经济状况及人口,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家庭贫困学生;三是摸清初中毕业后,学生有何意向和打算;四是摸清学生家长及监护人对子女毕业后要求和建议。通过以上四个摸清底数,从而进行一步为我镇职教扶贫向天海职校推荐学生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料。 三、广泛宣传 重动员 职教扶贫工作关键是认真宣传,更重要的是学校招生有关优惠政策的宣传。首先,在年初镇扶贫工作会议上,我们把扬州天海职业学校招生简章内容向与会人员宣读,主要突出就业有保证,读书不要家乡缴费,一边提高文化水平和学习技能理论基础知识,一边工作有收入和“做人第一、动手第一、就业第一”的天海职校办学理念等,进行广泛宣传;其次,我们把宣传《招生简章》与宣传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如高桂村的万素琴同学,在校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由于父亲离婚又长期在外不归,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加之爷爷的身体多病,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初中毕业后,再想继续上学有一定的困难,扬州天海职校招生开始后,镇老区分会和村扶贫小组同志多次登门做思想工作,反复说服动员,引导和消除小万爱面子思想,最后终于将该生动员到天海职校就读,目前已经毕业,工作后每月都从工资拿出1000元寄给爷爷作为生活零花钱;再次,我们注重把握时间节点,实践证明职教扶贫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是近年来高中招生比例逐年扩大、本地职业学校也需要生源,初中毕业班的老师还有推荐到本地职校任务和一些招生优惠等等。面对新情况和新特点,我镇分会在时间节点上,做到了“五个早”即:早开会部署、早宣传发动、早排查摸底、早进村入户调查、早沟通联系确定人选。由于工作主动,2020年我镇职教扶贫招生报名人数现已达10多人,确保职教扶贫招生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四、跟踪管理、促成才 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思想情绪也不够稳定,为了让他们能确保完成学业、成人成才,我镇分会不是一招了之,而是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家庭,跟踪帮扶,凡是新生入学后,我们主动与学生建立职校之友微信群,通过微信来及时了解和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对个别学生家庭有困难的我们仍给予帮扶,如桂山村沈小琴同学到天海职校后,生活还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老区分会的同志在春节来临之际,给该家庭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进行帮扶。通过跟踪服务,较好实现了推荐的贫困生送得出、留得住、学得好、能就业、能脱贫,从而真正实现“扶贫帮一生、精准脱贫带一家”的作目标。 今年已经报名的学生我们将毫不松懈的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确保绝大多数都能够就读我们推荐的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