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组织机构 老区建设 扶贫开发 调查研究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通知公示 资料下载 图片新闻 会长信箱 意见征集

老区建设

老区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老区建设
峥嵘岁月----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作者:兴化市老区“三会” 时间:2016-05-24 09:26 浏览次数:0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兴化市大营镇集镇中心张家垛。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从1938年开始入侵兴化,1940年、1941年两度占据兴化城,并从1941年2月至1945年8月盘踞兴化城近5年之久。侵华日军及汉奸、伪军在兴化城乡野蛮、疯狂地烧杀奸淫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惨案,给兴化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兴化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击,浴血奋战,涌现出许多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赞歌。为弘扬民族气节、纪念先烈、激励后人,中共兴化县委、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在大营乡大营村南首渡口建牌坊并立“兴化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以纪念那些为抗击日寇而英勇牺牲的先烈。1943年7月23日纪念塔落成,铭刻烈士英名严昌荣、朱廉贻等90人,塔旁是祭平、高乾江两座烈士墓。兴化县委、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于落成之日组织公祭。时任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的蔡公杰为纪念塔及牌坊题字“浩气长存”。后由于年久日深,河坎坍塌,塔前牌坊受到影响,发生倾斜。1976年,原大营公社报请原兴化县革委会批准,将牌坊和纪念塔后移。

因原塔距海沟河边较近,边坎塌方,占地偏小,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大营乡党委、政府经请示原兴化县人民政府同意,于1987年4月将原塔迁址集镇中心张家垛重建,新塔除保持原有风貌外,占地近3亩,三面环水,绿树成荫。纪念塔为水泥结构,塔身高19.43米(寓意1943年),呈方锥形。塔座长12米,宽12米,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塔座四周设台阶,另有大平台,平台上建有内外两重水泥护栏。新塔正面书有“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右上方书“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始建,公元一九八七年重建”,左下方书“兴化县长蔡公杰题”。纪念塔背面镌刻着严昌荣团长、朱廉贻县长等90位烈士英名。

纪念塔顶端为“四星朝天”,寓意新四军。其中央为一枝高1.76米的长枪,刺刀直指蓝天。此外,在塔上安装有避雷针和电灯,象征指引人们前进的明灯,也可诠释为一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体现革命者的无私无畏精神。

纪念塔前用多头柏组成6个花圈,点缀着雪松、花卉,分立两侧。塔外筑有高2.5米、周长168米的围墙。纪念塔正门前为开阔地,绿树成荫,鸟鸣啾啾。

塔前辟有长36米、宽4米的大道,铺设水泥方砖。大道两旁设有108块大理石小墓碑,散刻着101名从周边乡镇迁移过来的烈士名录。纪念塔前还建有一座三门牌坊,其中间正门上方书有“浩气长存”,左、右门上方分别书“生的伟大”和“死的光荣”。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近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见证了艰苦卓绝的兴化抗日斗争史,具有重要的光荣革命历史教育作用。70多年来,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每年都吸引着几千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学生前往祭扫。

1986年,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被兴化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7月,作为兴化文保单位经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被划定了具体位置、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上一篇:兴化抗战简史
下一篇:峥嵘岁月----英烈永垂不朽

主办单位:兴化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 兴化市扶贫开发协会 兴化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会
联系电话:0523-80213158 电子邮箱:xhlch2016@163.com
兴化市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