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就成为我们加快新农村建设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正视现状,认真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我镇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多举措求发展,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临城大地,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农民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难题: 1、农民增收的压力仍然较大。一是农产品价格低迷,即农产品价格涨幅与农资价格上扬差距大,农业增收空间窄。二是大面积土地流转,部分种植大户经验不足,设备不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减产减收。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低,表现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成效不明显。 2、农民生存现状落后。表现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简陋,学校、医疗、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脆弱等。 3、农民意识缺乏规范。如今的农民享有生产自由权、收益的处置权和言论的自由权,因为规范的缺乏和利益的驱动,使其淡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集体荣誉感,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就会反复揣摩、计较、争执,由此而导致许多公益事业的中途夭折。 造成这些困惑和难题的成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症结就是一个字“钱”,我们要改变农民生存现状,要增强农民的意识规范,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而目前的状况:一是村干部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多数村干部虽然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家底薄,对发展集体经济往往缺乏信心,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不能寻找自己的优势,挖掘当地的潜力,开拓创新寻求出路。二是村集体资产管理不严。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且也影响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关心和信心。 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培好班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着眼于村党组织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总支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总支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有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同时要制定一些激励政策,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市、镇机关选拔一批年轻人到村担任实职并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要注意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 2、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选用好机制。要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农村“四荒”资源要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开发利用,以此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二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村级债务是当前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通过清理整顿,摸清底子,积极应对,切实履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 3、加强发展模式探索,选准好路子。发展村集体经济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结合我们临城镇实际,我们应着重做好城郊型文章。一是发展集约农业。要依据人员往城镇集中,土地往大户集中的思路,鼓励能人、企业家经营土地,通过搞集约农业、高效农业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如陆横村种植的“润兴”草莓,古庄村利用三千亩水面养殖的红膏大甲蟹。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利用村级组织的信誉优势、组织优势,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户及时发展适销对路农产品,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目前,从全镇情况看,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加快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我们就是要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通过土地整理,老宅基地还原,建设用地置换等,形成规模效应。四是“以地生财、筑巢引凤”。通过招商引资,推进农村工业化。现在已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的美全、康莹、怡思、兴农四个脱水蔬菜等龙头企业。 三、理清思路,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和持续 1、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切入点,发展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既要立足进富农户,又要立足于壮集体。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致力于促进、带动全体村民致富,在服务村民中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村民在增加个人收入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参与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因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又能够为村民个人发家致富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如兴化市陆梗子果蔬专业合作社、兴化市露滋园果蔬专业合作组建运行以来,其无公害生产管理、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使会员增加了收入,集体得到了实惠。 2、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切入点,发展集体经济。 因各地在交通区位、经济基础以及农民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不一。因此,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不能套用一个模式,应充分立足当地实际,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切入点,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规划,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二是镇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的周转金,要主动与工商、税收部门协调,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四是要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以资金积累滚动为切入点,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要合理界定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绝不能只图眼前利益,对开发的项目一卖了之,而是要采取合理的经营方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长久化。二是在集体经济发展后,必须很好地兼顾积累与发展的关系,既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为村民办实事,搞好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同时,还要考虑集体经济的扩大再生产,抓好集体经济的管理,为村集体提供长远、稳定的经济收入。 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驾驭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三驾马车,有钱办事是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
上一篇:关于发展垛田芋头产业的调研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