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
发展农村电商 带动农民致富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带动农民创业创新,带领农民致富上则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近年来,我镇在推动“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打造木船特色小镇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也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电商发展成效明显 我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放大“国字号”非遗效应,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2015年,全镇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12家,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竹二村、竹四村),建成“中国木船网”和“中国木制品商城”两大电商交易平台,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2亿元,带动镇村居民创业就业3000多人。进一步加强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与南京林业大学、常州工学院等2家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全年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10期,培训1000多人次,新增电商企业5家,新增各类淘宝店铺400多家;网站30多个。2016年1月,省商务厅授予我镇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荣誉称号,上半年全镇电商总交易额达2.3亿元,全年电商销售额有望突破5亿元。 二、发展难题急需解决 1、政策资源上需求扶持。目前国内木船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还属空白,海事部门无法提供木船产品的相关质检证明。船舶检测证、质量合格证等有效证明的缺乏,给竹泓木船的制造销售带来很大影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2、行业监管上需再加强。木船行内内部存在着相互竞价压价、企业间互相挖角、产品售后维权保障、行内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薄弱等问题。 3、人才培养上需要“造血”。目前我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缺乏人才,特别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较低,经营管理、创意研发和营销等方面的高端人才非常缺乏。专业人才的匮乏造成产业化程度不高,创意研发人才缺乏使得产品深度开发不够,难以形成文化产业精品。在加强院企合作、人才“输血”的同时,还要积极思考如何培养本地高素质电商青年,吸引在外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源源不息地“造血”。 三、推动发展对策举措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鲜明创业导向。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扎实推进“互联网+”建设,明确建设任务、进度及绩效目标,把电商工作列入镇党委中心工作、纳入村五个文明考核。制定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设立财政奖补资金,鼓励大众创业创新。对已有自主品牌企业,鼓励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加强对店主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的管理,开设电子商务服务热线,着力为全镇中小电商提供技术服务。经政府牵头,海事部门帮助支持,企业自发组织等不懈努力,8月26日,江苏省船舶检验局在我市主持召开了《兴化市传统木质船舶检验指南》评审会,《指南》编制顺利通过评审,我镇木船行业制造标准将成为国家木船制造行业参考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2、加大宏观引导,为电商企业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优化工作思路,加快产业园区厂房及水、电、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市区域旅游规划,加快木船展示中心、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和农业园区建设。引导传统企业入驻“中国木船网”、“中国木制品商城”,通过统一宣传推广,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宣传推广费用近百万元,同时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积极推动电商企业入驻天猫、京东商城,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打造电商一条街,指导扶持镇区主街道店铺开展电子商务,让电子商务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围绕木制品产业的原材料采购、仓储、物流、配送等生产需要,建立专业化仓储物流中心。加强与阿里巴巴“村淘”工程相结合,依托其完备物流体系,推进村级物流站点全覆盖。 3、加大创新培育力度,促进电商企业再上新台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工业企业、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务工人员等有志青年的培训工作,鼓励在外青年回乡创业,全年计划开展各类电商培训班10期以上,培训1500人次以上,指导网上开店1000家以上,人才孵化率30%以上。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在木船、木制品、制香和特色农副产品网上销售上做文章,推动竹二、竹四村进一步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发木制品工艺,创新制香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建设境外服务网点,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扩大销售渠道,打造木船、香品特色产业电商集群。加强与村委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积极引导特色产品网上销售,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让农村电商成为服务群众、便利群众、带动致富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推行联耕联种 发展规模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