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组织机构 老区建设 扶贫开发 调查研究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通知公示 资料下载 图片新闻 会长信箱 意见征集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
以工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兴化市老区“三会” 时间:2016-05-12 10:46 浏览次数:0

  赵万村地处张郭镇政府所在地,于2001年由原赵东、赵西、南甸、农科、戴垛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32个村民小组,人口6586人,耕地面积1492亩,个私企业198家。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19.9亿元,集体纯收入596.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30.68元,集体积累达6970万元。共有党员163人,2007年成立村级党委,下设农业党支部、工业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该村紧紧围绕“富民强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率领全村干部群众,突出抓好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先进村”、“江苏省民主管理先进村”、“绿色江苏模范村”、“泰州市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州市文明村”、“规范化建设示范村”、“兴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被表彰为“泰州市十强村”。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工业的驱动引领作用。

  1999年,全村共有160多户在福建、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经商,可以让这些能人回乡办企业,带动村民就业和集体增收。可是,要让商人转办企业,并不轻松。2000年春节,两委班子成员在党支部书记戴伯明的带领下一一拜访回村过年的经商人员,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对他客气有余,但并不积极。原来,长期经商的老板们对转向制造业顾虑较多,担心企业办不好,还影响了做生意。遭受冷遇并没有动摇村两委班子发展民营工业的信心和决心。春节一过,支部书记戴伯明就来到上海,在此经商的村民戴呈兵热情接待了他,但提到回村办企业的事,戴呈兵却避而不谈。第二次再去,仍然如此。第三次,戴伯明心想:“这次,一定不能空手而归!”为了说服戴呈兵从三产转向二产,戴伯明提议到上海现代工业的集聚区---浦东经济开发区看看。虽然在沪多年,戴呈兵也是第一次深入浦东开发区。这里一个个新崛起的现代企业,让他受到很大震撼。他的观点发生了转变:“什么是成功,这才叫成功!”戴呈兵终于爽快地答应回村办厂。投资者还在上海,村两委已将所有手续帮忙办好。几年下来,戴呈兵兴办的江苏朝阳线缆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45亩、固定资产投入超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

  初见成效后,班子成员又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其他在外能人之间。在他的热情感召和周到服务下,经商能人纷纷回乡创业。除了无偿帮助办理各项手续、协调办厂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村集体还采取出资合股的方法给办厂能人“壮胆”。待企业成熟后,便退出来,再去帮助其他村民创业。村民戴文亚的企业就是戴伯明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

  2011年,在外从事电线销售的村民戴文亚很想办个厂“自产自销”,但他仅有60多万元。戴伯明筹资80万元与其合作,上了一条高温电线生产项目。现在,该企业固定资产已达500万元。近几年来,全村企业以每年20家的速度增长。目前,赵万村有2000多名村民进企业成为“上班族”,村民九成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工业和经商。全村全民的创业氛围浓厚,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去帮助农民创业致富,掀起全民创业的高潮,去年年底私营企业达198家,经济能人如同散落于民间的星星之火,照亮了全村的角角落落,使全村涌现出不锈钢材料、电热电器、厨房炊具、高温电线等各类行业达50多个,专业户、重点户408多个,废旧钢材、热电偶加工、闲置车床调剂等各类专业市场6家,专业定向性工业园区6家,奠定了全村“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新格局。

  经济发展上去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落下。村两委会按照省、市康居示范村创建要求,对照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创建标准,认真制定实施规划,明确具体实施方案,共拆除违章建筑、废旧猪圈28处,投入760万元,整治2000米的村庄河道,形成滨河绿化带3000平方米,新安装滨河照明路灯69盏,新建便民公厕15座,新打造村庄绿化广场3处,安装农民健身器材5套,新建滨河景观长廊560米,墙体出新面积达86000平方米,新建村庄停车场800平方米,启动实施赵万村农民居住区工程建设,通过整治清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投入360万元新建一幢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四层的村部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一站式”服务大厅投入使用,方便了广大群众办事。

  追忆往昔,解放思想是我们发展经验的核心。13年来,我们发展中的每一次长足的进步,百姓生活的每一个变化,无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放眼宏观,突出“发展”二字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临长期趋好,但我国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种种制约因素加剧,经济下行压力骤增,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成为新常态。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今天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鼓起解放思想的风帆,以思想再解放的勇气,去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突破一个又一个瓶颈,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微观赵万,形势严峻,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走出一条具有赵万特色的工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伟大中国梦赵万篇章”,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亦靠不得别人,必须激发内生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中国梦,保持与时俱进,见强思超,永不满足的工作状态,紧跟全镇“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构建幸福和谐新张郭”的步伐和主基调,因地制宜,发展能人经济,壮大民营工业,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引领赵万村步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钢铁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土地资源不足的瓶颈,资金链等不利因素,工业经济发展明显后劲不足,没有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没有重大突破,所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我们要拿出村合并之初那股冲劲,敢拼、敢闯的不服输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举措,注重招商选商,在重大项目上寻求突破。进一步创新土地的流转方式,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有发展的余地,同时通过科学的流转土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发展高效农业,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组建村级电商销售平台,帮助企业宣传销售产品。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维护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无论何时,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于担当,解放思想,面对不同的时代背景,来谋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今后该村将按照“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举措,发展工业经济,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平台的运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一篇: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培大育强经营主体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主办单位:兴化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 兴化市扶贫开发协会 兴化市新农村建设研究会
联系电话:0523-80213158 电子邮箱:xhlch2016@163.com
兴化市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