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
开发乡村农旅资源 助力新农村建设
开发乡村农旅资源助力新农村建设 ——关于缸顾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缸顾乡以国家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乡村旅游业发展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以着力实现乡村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从无到有,历经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挖掘农业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以 “中国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为典型的休闲观光农旅品牌,走出了一条“镇村同治、整体推进、普惠扩面”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本文就缸顾乡在开发旅游资源助力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的一些方法和遇到的一些问题等做一个总结。 一、缸顾乡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形式 第一,坚持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筹部署,形成互动并进格局。缸顾乡在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每年都制定《关于依托新农村建设发展全乡乡村旅游的工作方案》,对社会进行公布,广泛征求老百姓关于挖掘农旅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兴化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兴化市旅游发展规划》,定期召开全乡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明确发展乡村旅游是全乡今后旅游发展的重点,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接受评议。2014年,乡党委、政府研究并通过了《关于促进缸顾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要求“加快发展乡村两级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第二,坚持乡村旅游点培育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紧密结合,打造两位一体亮点。缸顾乡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始终坚持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结合平旺湖 “梦岛”旅游度假村开发项目,全乡已有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东旺南村、东旺北村、东罗村、西罗村)形成了乡村旅游的雏形,基本上做到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也是乡村旅游示范点,使人力、物力、财力可以高效率地使用。在上述4个示范点投资3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在东旺南和东旺北2个示范点着力打造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农家旅游项目,同时紧紧抓住千岛景区至水上森林连接线工程的契机,在道路沿线的东罗、西罗两个示范点精心规划果园采摘、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引导农民积极发展适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种蔬菜、水果、花卉以及特色水产品,扩大休闲范围,把旅游作为游客的一种享受,把观光休闲农业从纯粹的农业开发,传统的旅游开发,转型升级为集观光、休闲、高效、阳光低碳于一体的综合观光旅游业,把旅游作为吸纳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通道,把旅游真正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公共资源共享。我们把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实施基础配套建设。目前,4个示范点的村庄道路基本都通上了硬质水泥路,垃圾中转、大型停车场、多功能游客体验中心等附属设施都已到位。同时,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着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状况正得到逐步改变,为游客创造了一个文明舒适的旅游环境。 第四,有效整合当地劳动力资源,打造优质的农家服务团队。首先,我们将乡村旅游服务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体系,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对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导游人员、民俗文化传承人员和服务人员等进行职业技能免费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在农家乐的经营管理上,政府出台相应的经营细则,提供信息,牵线搭桥,引导当地老百姓合法经营、规范经营、优质经营。 二、缸顾乡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我乡乡村旅游业历经十年从无到有,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发展速度不快、旅游产品不精、旅游效益不高、服务水平较低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第一,缺乏强有力的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更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规划的好坏不仅决定着近期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长远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老百姓持续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地不断壮大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关口环节。目前,4个乡村旅游点(示范点)都没有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编制实际可行的规划,对旅游资源地挖掘和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存在时段性,不能有效承接,长远发展。 第二,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市财政、乡财政虽然每年都安排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千岛景区及其周边设施上,乡村旅游专项资金这一块却是空白,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工作地开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够,投融资渠道较窄,无法及时、有效、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投资。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没有从土地利用、税费减免、贷款支持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乡村旅游基本处于政府自导、自我发展、自力更生的状态。 第三,缺乏深度和广度。目前已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规模较小,而且是季节性的观赏,很难常年接待游客。要做到全年开放,势必要向综合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拓宽思路,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在农副产品的开发上,力度不够,种类较少,模式单一,销售渠道不畅,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研发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三、加快发展缸顾乡乡村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第一,明确发展思路。 以“绿色、生态、休闲、体验”为主题,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依托农村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农林牧渔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点,使乡村旅游成为全乡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二,编制旅游规划。 聘请专业的旅游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全乡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设计。解决好旅游节期间交通阻塞问题,同时建设好全乡循环串联的线路。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示范村为依托,把全乡旅游条件较好的村连接起来,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融入到建设规划中去,建立观音山(梦岛度假村项目)、东山寺、缸亭路、李春芳纪念馆等一批景点,让游客更多地了解缸顾,消费在缸顾。 第三,实施政策扶持。 乡村两级财政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点及乡村旅游规划编制、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的补助或贷款贴息、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奖励。对乡村旅游发展有潜力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给予优先扶持,搞好水、电、路、气和生态环保等基础配套建设,推动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休闲农庄、规模果园、高效水面、特色农产品等延伸,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 第四,加强宣传。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新兴的农业产业,要加强同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举办“研讨班”、“研讨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形式进行交流探讨,互通信息,借鉴经验;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休闲观光农业,将发展农业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宣传推介,树立品牌。通过挖掘旅游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区景观在整体上的和谐与统一,使千岛菜花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新农村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上一篇:培大育强经营主体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