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
创新发展抓流转 再接再厉促“双增”
在兴化南部,兴泰公路向西远远望去,一幢幢砖混楼房拔地而起;走进村里,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户户通上硬化路,村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卫生室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红花相衬,一幅“林在村中、村在林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美画卷。这就是我们临城镇砖场村。 砖场村位于临城镇中部,共有18个村民小组, 2320人,耕地面积3320亩。2007年6月成立鑫源土地股份合作社,当年土地流转300多亩,取得一定的效益。2010年率先试点进行整村土地流转,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了近11个月的时间,顺利和谐流转土地 23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0%。入股土地亩平年均红利1000元以上,年增加集体收入30多万元。2014年我村集体积累达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0元。先后获得了“兴化市优秀基层党组织”、 “兴化市环境整治综合先进村”、 “泰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州市康居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 “江苏省电气化村”、“江苏省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2012年鑫源土地股份合作社获得了江苏省“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荣誉称号。现将我村做法汇报如下: 一、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010年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农口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在全市率先试点进行整村土地流转,我村两委会一班人深知这是试点,是我们村如何“念土经,发土财”的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有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更有长远发展效益,能够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及增加集体收入。村一班人定目标、下决心,多次召开党员代表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先后召开多次议事会、三次到户签民调书和同意承诺书、多次召开各组村民会,18个组,600多户人家,干部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跑了多趟、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讲解流转土地的好处。真心打动了村民,村民把我们村干部说成是“洗脑达人”。经过全体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大家的理解、支持,用了将近11个月的时间,在没有上级派一个工作小组、没有一个村民上访的情况下顺利和谐流转了18个小组2300多亩土地,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经过后续的努力,又陆续流转了其它小组,实现土地流转全覆盖。在目前形势下,完成土地流转成为我村创新机制的一个亮点。土地流转促进了村级集体收入增加,加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我村高效产业的发展,还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源源不断的收入。这2300多亩土地流转在2010年和2011年累计为我村增加收入102.5万元。同时还回收了近18万元的往来陈欠款,为我村“四个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完善合作社建设,促进农业增效 土地的流转,合作社的运作,在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致富百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围绕农民需要开展经营服务,才能对社员有吸引力;只有依靠党委政府的支持,才能创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本身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还需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让农民真真正正地得到加入合作社的实惠,激发社员的热情,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合作经营。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合作社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实现两个转变:即由零散土地向集约化土地转变,由单一生产经营向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方向转变。达到三个结合:即生产产品与外地客户相结合,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科技能手与农户相结合。发挥四个“一”的作用:即建立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 三、积极引领致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我村两委会利用现有村里能人有致富项目的优势,让这些能人老板与全村贫困户、困难户结对帮扶,让贫困户工作有着落,确保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有技术无门路的帮他们联系企业工作,有劳力无资金的推荐到相关三产项目工作,无资金无劳力,加入鑫源土地股份合作社,参加分红。通过分类带,分类帮的方法,确保全村所有困难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除此之外还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外出打工、经商,通过五年来的经营积累、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村实现了以遍布全国的调味品业、运输业、废油业、冷饮业、饮食业等代表性产业创业高潮,加大了村级劳动力转移步伐。另外土地流转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用入社农民的话说,土地流转合作社这种形式使他们“离乡不失地,离地不离家,不种保收益”。目前我村流转的2300多亩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高效种养殖业。村民大棚有活干,蟹塘有事做,上班拿工资,土地拿租金,亩平均租金1000元。现在麻将声少了,闲人少了,加快了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人人想致富,家家创增收的良好氛围。通过努力,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思想也开放起来了。 四、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以老百姓利益为生,大力兴办实事工程。一是保障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近几年来,我村新建别墅50多户,一排排整齐的别墅成为我村村庄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人均住房面积达45㎡。二是普及农村自来水。目前村里饮用的是村级私人承包的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均已达到100%。现已对全村自来水进行二次管网改造。三是农村道路硬质化。在2007年新农村建设全村巷道全面硬质化的基础上,去年村又投资20万新浇了1500米宽的水泥路面和1400米的砂石路面,使各个村舍处处相通。四是实施村庄保洁、河道清理、绿化管护”等一体化管理。制定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配套专职人员,实行专人负责制,对全村范围的道路、垃圾箱、河道砌石、公共厕所、花圃花木等公共设施实行专人管理与村民相互监督管理相结合,坚持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五是卫生厕所全普及。全村637户累计完成户厕改造610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暴露粪便垃圾的问题。新建公厕25座,改厕普及率达90%以上,使农村居住环境切实得到改善。六是确保贫困户脱贫。近年来,我村已全部脱贫,除了五保户和极个别因特殊病致贫的几户低保。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将以这次催人奋进的大会作为起点,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方针,保持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为我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现代化小康建设再创新业绩、新辉煌! |